貝殼豆會不會影響風味,看情況啦~~就是學習認識他,了解他,用烘焙掌握他~~
烘焙之路15分鐘可以烘焙一鍋好豆,十五年可能還在跌跌撞撞啦~~ 最近少寫了烘焙之事,該說的都在15分鐘內發生了,不該說的真的十五年講不完,總歸烘焙入門容易,15分鐘就能讓你烘出一鍋好豆,但烘焙路程真的跌跌撞撞,撞牆期一堆啦~~~那天一位烘豆朋友問為何他烘的AA有爐火味,應該一爆之後火力過猛,他說他很溫柔烘不會ㄟ!~~回去看看你的AA有多少貝殼豆,我的100g九顆大概控制到0.5%~1%間,不會ㄟ~~他應該不會有貝殼豆~~甘五苦能?!
先來說說咖啡豆結構,咖啡屬於自花授粉,植株開花授粉後6~8星期時開始細胞分裂,此時結果在第15星期時咖啡花朵的子房快速成長為核果,第19星期時發育成白色濕潤的胚乳,再經過咖啡樹提供光合作用產物使胚乳逐漸成熟,中果皮形成咖啡豆外圍的果肉,開花後經過7~8個月,咖啡果實由綠轉深紅即可採收。
胚乳即咖啡豆本身會被一層銀皮包覆銀皮外面再一層硬殼,其在外層果肉果皮為植物傳播需要動物叼食的漿果,所以當我們把帶殼豆丟入土壤,其咖啡豆本身的胚乳即種子本身,核心胚芽會長出根莖向土壤紮根頂出胚乳豆子,而胚乳又會長出子葉,所以我們喝的咖啡豆就是胚乳本身即內部豆芯及豆芽,乾燥的咖啡豆豆芯豆芽不會冒出,跟小麥一樣富含較豐富蛋白質,也就是他本身梅納反應(醣類與蛋白質受熱降解反應)較為豐富.....
再回來看看AA生豆本身,幾乎沒貝殼豆,所以烘焙AA控制貝殼豆產生數量變成重要一環~~~那為何這款SL28、SL34烘焙後會有貝殼豆,就品種因素造成胚芯、胚芽與胚乳本身營養成分差異較大~~~就胚芯、胚芽部位富含高蛋白質,也就是這部分需要較長且穩定環境的梅納反應機制,所以嚴格說起來烘焙脫水開始就要注意肯亞AA Top的烘焙節奏,要調出一款符合他的音階。
同樣烘焙後你可橫切一顆豆子端看豆芯與豆乳的烘焙狀態,再回去檢視為何有臭火搭味~~~颱風來前觀浪,可以到基隆外木山,在基隆嶼八尺門的另一側應該是滔天長浪應湧而來,過了這基隆嶼八尺門間淺礁阻擋,可以看到海面碎波綿密,看似祥和的海浪,卻是一股股拍浪勁道湧上礁石,這就是颱風天在北海岸觀潮浪時看似祥和但潛藏波濤洶湧景緻,泡一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颱風天觀浪咖啡。
肯亞AA也是一款相對好烘的咖啡豆,加熱性佳,連續烘焙時往往會安排第一鍋,在脫水階段開始至一爆間是需稍微調整以延長其梅納反應(豆芯部位),看似好烘的一款咖啡,卻是眉眉角角一堆的一款好豆,要烘得好~~~自己多烘一些貝殼豆吧XD~~控制1%內你就成功烘出肯亞AA Top。外圍長浪湧浪以浮現,卻可以看似祥和海浪觀出颱風的波濤洶湧應對去烘這一鍋肯亞AA Top的烘焙勁道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